top of page

常哲法師多倫多分會關懷行續

  • 5月31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已更新:6月6日

這次多倫多分會課程的安排,由「心𤫊環保與大事關懷教育」介紹法鼓山助念團成立30多年的沿革與成長,理念是,「以關懷達成教育的目的,以教育完成關懷的功能」,各區「助念組」也更名「大事組」,突顯大事關懷廣義的一面,藉由「八項服務」說明佛事咨詢及臨終關懷的重要及實務做法。


從四諦十二因緣之佛教順、逆生死觀,清楚理解流轉與還滅的原理,再從「禪的生死觀」談剎那生滅生死的「微觀」,延伸至三世生死的「宏觀」,進一步由生命昇華的三層次及死亡的三層次達到終極超越不生不死之生死自在的「絕觀」!


並由師父大法鼓的「生死學」的生死的概念,強調「生死觀」乃涵蓋生命觀與死亡觀,不同於一般之生死學概念,聖嚴師父強調,吾人生命價值建立在盡責、負責、盡本份之倫理觀之基礎上,因此生命觀和生死觀不能分開,這也就是死亡的尊嚴必須建立在生命的尊嚴之上的道理,當一個人活得有尊嚴,那死亡必然有其尊嚴,通俗而言就是說,善生必能「善終」!


法的療癒一書強調的是臨終關懷,廣義而言,隨時隨地能夠應用佛法都是屬於法的療癒。


而阿含經之「四食觀」說明衆生皆依四食而住,而得攝受長養,從「 段食」 對治色藴,「細觸食」 對治受藴之三受,「意思食」 對治想行二蘊,到「有取識 」對治識蘊的修行,這是一般學佛者不容易理解與覺察到的,提醒大家如何在日常的歷緣對照中觀照修止觀,而達成淨化身心靈,乃至於超越生死,而得到解脫的目的!


多倫多分會雖沒台灣這麼多的關懷活動,但大事關懷的法器和梵唱還是安排跑了一遍,除了分享漢傳梵唄,它和佛法一樣,來自印度的傅承,佛教梵唄乃以音聲做佛事,是五明中音韻學之 聲明,有其弘傳度衆之功能,故法器悅衆需熟練敲唱板眼,並具足威儀,師父說悅衆就是「悅其所衆」,法器乃龍天耳目。


二個晚上特別培訓念佛共修的地鐘手,希望能恢復念佛共修,接引更多人!


多倫多的春天很短,很快就進入夏季,我的活動空間透過文化點的參訪有了更寬廣的視野,一日起早,由義工疏義菩薩陪同,驅車一個半小時造訪尼加拉大瀑布,大自然的造化,造就尼加拉瀑布之震撼與壯闊,不愧為世界七大奇景,整個瀑布跨越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和美國的紐約州構成南部的尼加拉峽谷,尼加拉瀑布之水來自於五大湖之伊利湖,而流入安大略湖,最後注入大西洋,百川入大海,成就大海之壯濶,佛陀解深密經說;「阿陀識甚深細,我於凡愚不開演,一切種子如瀑流,恐彼分別執為我」,尼加拉瀑布是自然的世界奇景,但是我們的八識瀑流卻是由貪嗔痴造作的生死大流,如何透過佛法的修行而能夠勘破無始以來生死的大瀑流,才是我們生生世世要努力的目標。


回到禪法,最美的白色瀑流它代表的現在觀,上游代表的是過去,流下的是未來,師父說;過去是虛,未來是幻,把握現在最重要,想到法鼓山兩條溪流,師父整治成許多小小的瀑布,除了生態的考量,來山信眾的水邊親水禪修,在在所呈現都是禪的一種「現在觀」,師父說:「以最好的觀念,亨受最好的現在,當然每一步都是迎向最好的未來」。


某日義工Jack菩薩再陪我一天到downtown,參觀國家電視塔,塔高553.33米,現為世界上第五高的自立式建築物。該塔被認為是多倫多的地標,每年吸引超過200多萬人次參觀。自從在1976年落成後,該塔一直被金氏世界紀錄大全紀錄為最高的建築物,直至被哈利法塔超越為止。但從專業角度看,加拿大國家電視塔並不是一個建築物,而是一個非建築的結構物,此電視塔由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於1976年建造,目的是顯示加拿大的工業實力。最初只是被設計為傳送廣播電視信號的天線,現在已變成觀光的重點,當日天氣晴朗,能見度極遠,我們從450米的高塔看到更廣遠的安大略湖,甚至隱約也可以看到對岸美國大樓黑影,湖岸邊有許多小島點綴其中、飛機場頻繁降落的小飛機,遊艇、戱水捕魚的野雁,岸邊遊客、streetcar、散步慢跑、徜徉人造沙灘日光浴的人,對比多倫多市區的高樓大廈,構成一副生氣盎然,繁華律動的湖岸都會圖畫,令人有時間凝住,流連忘返之感。


Path,是加拿大多倫多市中心的一個地下街,全長30 km(19 mi),連接著70多棟建築物,共有1,200個店面每日人流超過20萬人,路上有125入口可以進入購物中心,購物中心連結許多倫多景點,巿民或觀光客可在寒冷的冬天利用PATH(柏夫)地下街通道前往各各景點……人們可以從湖濱一路步行穿越PATH,抵達央街 市中心,從娛樂區步行至央街,所有這些路線都連接多倫多世界級的金融區。PATH提供5000多人的工作機會,每年為聯邦、省及市府創作好幾億加幣稅收,多倫多市政府與多倫多金融區商業改進(BIA)聘請SteerDavies Gleave公司開發新的PATH導引系統。2018年春季在PATH全線安裝了新的導引系統。據金氏世界紀錄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購物城。


途中順道參觀新舊市政中心,感受傳統教堂式古建築和現代建築對話語意,我們以走路禪到Jack27 F的家稍做休息,隨即開車至已有200年歴史的墓園拜訪。


從19世紀至今,200年的古墓園見證了時空的推移及都市的發展的脈絡,展延1公里多的百年墓園,古樹參天,花木扶疏,沒有墓園的陰森,有的是陽光普照,空氣清新,鳥語花香,是運動放鬆沉靜的好地方,墓園邊高級住宅區和都市融合一起,是都會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心想墓園中的菩薩已經投生它處,墓碑只是一種象徵,許多人在園中散部慢跑,已是他們日常的一部份,無所謂陰陽之隔。


隔天由義工福星菩薩陪同到《多倫多威爾士公主劇院》欣賞老少咸宜的音樂劇「獅子王」,獅子王音樂劇表現出非洲大草原的生命與活力,不論是演歌劇道具及聲光,堪稱世界一流,劇中也看到動物中有著跟人一樣的人性,使我想到六祖壇經無相誦;「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法鼓山的自然環保重視依報環境的尊重與保護,我們做的雖有限,但佛法視 依 正 二報為一體,乃是超越的世界宇宙觀!


昨天晚上八點多在信衆的期盼下,和召委到分會對面的老人照護中心關懷一位70多歲臨終的香港移民,先行了解了他的背景後,知道臨終的菩薩知道金剛經的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當下隨機開示;有為法就是有漏生滅的生死法,這是說明世間的一切現象,不論是心理的現象,身體的現象,乃至環境大至宇宙的現象,都是無常變化,都是虛幻不實,告訴他「把身體交給醫生,把心交給佛菩薩」,一心念佛,感佛接引,當下也為他及兒子皈依三寶,法名寬心、寬信,菩薩很有福報,能夠在臨終的時候得到佛法及至親、善友的陪伴關懷,隔天下午兩點多,他平安的捨報了,我和家樂召委再過去為其蓋上往生被念佛祝福,捨報的菩薩如雜阿含病相應經所說:「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那面帶放鬆的微笑實是少見的瑞相,我跟往生者的開示:「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而是莊嚴的佛事」,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證不退轉成就解脫道,再回到人間普渡有緣眾生。感覺這次來多倫多好像就是要跟這位菩薩結這個善緣,從他的自在往生,也讓我上了一堂生命的功課,內心有所啓示,也非常的感恩!


文:法鼓山關懷院監院常哲法師 於多倫多分會僧寮(謝謝) 2025.5.30



 
 
 

留言


bottom of page